非凡十年丨三明:向改革要动力让改革惠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深入福建考察调研,多次对福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福建发展把脉定向。遵循总书记擘画的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福建抢抓机遇谋发展,经济实力持续跃上新台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福建台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报道《非凡十年》,展示福建十年发展新貌。
提起三明
有一个关键词不容忽视
那就是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明积极探路医改、林改,在全省率先推行的生态综合执法、河(湖)长制、创新开展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环保三项改革在全国推广。改革,是三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惠及民生的三明答卷。
点击观看视频报道↑
医改
去年三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明沙县区总医院考察调研时提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守护人民健康,三明医改持续推进,研究制定了《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医改再出发行动方案》,在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看好病大健康问题,逐步实现大病不出省、常见病在市县基层解决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三明医改成为全国样板,三明被列为全国首个深化医改经验推广基地。2021年,三明全市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居全省第二位。
林改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三明市是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享有中国绿都美誉,是两山理论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明市在林业改革方面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去年5月,全国首批林业碳票在三明签发,将乐县常口村领取了一张编号为0000001的林业碳票,这也是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将乐县作为全省最早的碳汇开发交易试点县,创新探索碳票变钞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推林改再出发。
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探索森林资源合作模式,创新实现绿利双赢,林农们有了稳定收入。
十年来,三明全市森林蓄积量从2011年的1.45亿立方米增长至2021年的1.91亿立方米,林农涉林年收入从2011年的2510元提升至2021年的6915元。
向改革要动力,让改革惠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明以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老区苏区人民过上了好日子。GDP从2012年的136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近3000亿元,年均增长7.8%,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左右。今年三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明老区苏区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来源:福建台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谌、陈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