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健康产业链平台与明八味活性研究课题研讨会举办!
国家级制造业“双创”示范平台
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国办发〔2021〕3号)和《三明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精神,按照全创新链驱动、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推动明八味全产业发展建设,根据“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原则,构建“中医药健康产业链”创新创业生态圈协同服务平台体系,把中医药元素融入医改大局,融入健康三明建设,巩固提升三明这一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成果,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2年8月4日下午在三明市科技局大楼九楼云创工坊举办“中医药健康产业链平台与明八味活性研究课题研讨会”。
主持:刘文美,三明市明八味产业研究院理事长/执行院长
研讨会主要参加人员
参加单位
集美大学、三明学院、三明医科学院、三明市明八味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院三明分院、工信局、林业局、科技局、中医药管理局、长汀林业局、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益生活力健康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等
研讨会承办单位
三明市明八味产业研究院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益生活力健康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主题
数字化、标准化、协同化
“明八味道地药材与药食同源食材的活性免疫调节和抗过敏活性”
课题研讨交流
汇报人: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 刘庆梅博士
汇报题目:“闽台特色天然活性物质抗食物过敏的作用机理”。
立足福建省的地域特色,一方面从东边沿海特色海洋藻类的活性物质出发,介绍其缓解食物过敏的生物活性,并深入解析其发挥作用的免疫学机理和分子机制;另一方面,针对闽西南地区特色中草药或药食同源食材的益生菌发酵液,完成了45个品种中草药或药食同源食材的200来个发酵液样品的抗过敏活性初步筛选,对于重点关注的明八味药材样品进一步分析了免疫调节活性,发现金线莲、莲子、铁皮石斛、草珊瑚等明八味药材均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和抗过敏活性,值得深入挖掘其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为明八味的精准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刘光明教授
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水产食品过敏原与抗过敏营养组分的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篇(其中JCR一区3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转让并产业化应用专利成果3件;获得2020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奖获得三等奖(排名第1),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刘庆梅博士
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科技项目1项、福建省海洋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研究基金2项。已发表研究论文3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1项。
“中医药健康产业链创新创业协同服务平台”介绍
汇报人:福建云创项目负责人 罗金文
中医药健康产业链由种植、加工和营销服务构成,遵循“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原则,建设“中医药健康产业链”创新创业协同服务平台。
利用物联网、信息化、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动中医药健康的产业化,实现全产业链服务、精准营销、产品安全溯源。
构建中医药健康产业链协同服务体系,为中医药健康产业链企业提供集政策助理、情报助理、营销助理、财经助理、智造助理于一体的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
服务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多功能生态发展全产业链循环新业态。
各专题推介结束后,各单位领导和专家就研讨会主题展开讨论。本次研讨会对于整个中医药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思考与借鉴,助力提升中医药产业服务质量、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应,对该产业的未来进行前瞻性的探讨。
(上图为参加本次研讨会集美大学团队)
编辑:张彬
校对:罗金文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与我们联系,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云创集成微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