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网

欢迎访问 今日三明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我的家风故事—教育学院张大俭

2022-08-30 19:10分类: 三明教育 阅读:

 

原标题:我的家风故事—教育学院张大俭

我的家风故事

教育学院 张大俭

我的家位于白洋淀旁的任丘市,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庄稼人。白洋淀的沃土,白洋淀的清水养育了我们,也养成了我们家勤、俭、孝的朴实家风。

勤劳的父母是我们的榜样,他们勤劳一辈子,一直到80多岁失去劳动能力。父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农忙时,母亲常常背着荆条筐,扛着锄头下地,精心护理着庄稼,收工回家还捎带着一筐猪草。即使在庄稼不需要打理的时候,母亲也要三天两头到地里,每每看到庄稼长势喜人,抑制不住的欢喜就会洋溢在脸上,在母亲的思想里,容不得自己的庄稼比别人家差。农闲时同样忙碌,纺线、养鸡、养猪、做豆腐,日常洗洗涮涮、缝缝补补也总是忙个不停。我们姊妹四个深受父母影响,从小就自觉自愿帮助着父母干各种活计,长大了也个个都是撂下耙子就是扫帚的勤快人。我从小就懂事,看着父母过于操劳,心疼,所以很小我就帮助母亲做饭洗衣,纺线、纳鞋底、割麦子、耪地,样样都干过,有些活甚至是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就勉强做了,比如深井里挑水、脱坯。

我的名字里有个俭字,就是老人希望能够节俭过日子。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姊妹又多,家里生活条件自然不是很好,一件衣服会穿几年,样子陈旧,也不合体,有的还带着补丁,大学几年时间记得就买过一件衣服,因为不愿意提要求给父母增加生活负担。但是这没有妨碍我上台指挥大合唱、运动场上争第一、并优秀地完成学业。因为养成节俭的思想和习惯、长大了,生活条件好起来了,也不敢奢侈。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对爷爷的孝顺是我亲眼所见。饭桌上,父母总是将最好吃的摆在爷爷面前,我们也经常跟着沾光吃点好吃的,从没听我父母对爷爷说过一句不满意的话,爷爷也没有表示过对母亲的一丁点不满。深受这样的影响,我们姊妹对父母一样孝顺。由于职业关系,日常照顾老人的责任多落在哥哥妹妹们身上,自己只有在每年放假后或利用周末回老家的时间照顾老人,自己感觉亏欠老人,也感谢兄弟姐妹的付出,每次回家我和我爱人尽量承担全部照顾老人的工作,让兄弟姐妹也有一个相对放松的时刻,毕竟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现如今,91岁高龄的父亲,身体不是很好,时刻需要子女在身边照顾和陪伴,嫁到本村的两个妹妹几乎每天来看望父亲一次,父亲的吃穿用度,每个人尽着自己的心,从不攀比。父亲也像无数的父母一样尽享天伦之乐,身体好点的时候就到院子里晒晒太阳,给小狗扔飞盘嬉戏,跟看望他的老友侃侃大山,过着幸福祥和的晚年生活。

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幸福的时代是多么幸运啊,感谢党,感谢国家,让我们拥有好的生活,延续好的家风。

供稿:教育学院

排版:董可心

编辑:齐纪

审核:赵振岗 何渔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郑重声明:如果你喜欢本资讯,请关注我们的网站www.jrsmw.com

上一篇:三明首家!这所学院正式揭牌

下一篇:聚名创教育学院你不得你看的学习理由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