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网

欢迎访问 今日三明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喜迎二十大 | 三明这些老旧小区改造!改出“老”居民的“新”生活

2022-10-05 18:55分类: 生活 阅读:

 

旧楼穿上了新衣,路面平整干净,小花园里花木错落有致,停车位规划有序,活动广场上运动器材齐备,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在三元区杜鹃新村、列西富华社区,说起小区的新变化,居民们难抑内心的喜悦。

拆除柴火间

增加健身器材

9月15日,在三元区杜鹃新村,小区墙面已重新粉刷,车辆停进了小区停车位,小区主干道路整洁且宽敞。

而一年前,能在小区里停车,是居民们无法想象的事。杜鹃新村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环境老旧,楼距狭小,公共空间中有许多红砖砌成的柴火间,供居民堆放杂物。小区业主的车开不进来,只能停放在东新三路、东新二路和梅岭路路边的公共停车位上。

▲杜鹃新村柴火房拆除前

不仅如此,居民雨天出行更是困难重重。“小区没有物业,原来的环境脏乱差,由石板和砖头铺就的小区路面在雨天会变得分外湿滑,一不留神就会摔跤。”居民林碧珍说,老旧小区改造将柴火间拆除,把楼道前的砖头地面改造成了水泥路面,道路变平整了,下雨天好走了,在这里住得舒心。

▲杜鹃新村柴火房拆除改造后

“这里原来有一处违建,拆除后建了凉亭,安了石桌石凳,成为小区居民纳凉休闲、开会议事的好地方。”富华社区居民李强说,原来小区之间的围墙阻隔空间,中间还有一幢违建,导致活动场地狭小、道路狭窄。

“多年来,我们家长都愁找不到适合孩子们玩的运动场所,河边公园里的设施大多也都适合成人,大家都期盼能增添更多的儿童活动场所,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锻炼环境。”居民郑星说,因为小区建设年代久远,几栋楼共享一个庭院,院里的道路只能并排停放两辆车,别说孩子们玩的地方,回家晚了车都没地方停。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富华社区在改造过程中采取“拆墙并院、整合化一”的方法,

对小区资源整体规划,增加居民活动空间,拓宽小区现有道路。现在的社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老人和孩子多了休息与嬉戏的场地,环境变得更加宜居宜养宜乐。

“小区发生的新变化,让我们这些老住户感到十分欣喜!”81岁的小区居民叶百乾老人说出了心里话,看着孙女在家楼下的健步器上运动,叶百乾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富华社区拆除的违建,为增设健身器材腾出了空间,滑梯、爬架、健步器等十余个健身设施入驻小区。与其他新建小区院里的儿童运动设施相比,这些设施几乎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小区的孩子来说却非常难得。

尊重民意改造

量身定制计划

杜鹃新村和富华社区的脱胎换骨并非个例,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配套薄弱、管网老化、停车位不足等问题。

听取民意,改造才能让人民满意。

可以说,每个小区的改造计划都是根据居民合理的需求和意愿量身定制的。在各项旧改工作推进的基础上,市住建等部门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征求意见,入户宣传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意义、政策标准、改造内容等,从群众实际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尊重民意。

“将好事办好,首先就要了解百姓的需求,要在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下功夫。”市住建局项目中心李源辉介绍,市住建局与街道办工作人员一道,通过周末夜谈会等方式与辖区居民近距离沟通,并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上宣传,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之后,针对富华社区、牡丹新村、重化社区等十余个老旧小区出现的问题,将路面、墙面、楼顶防水、楼宇门、楼道窗户、下水道雨污分流等处进行了改造,获得了居民的好评。

老旧小区改造,一方面连着民生,一方面连着发展。

根据今年印发《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我市不断建立健全老旧小区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每月对市区老旧小区改造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结合督查发现的问题及市区各街道工作进展,定期进行通报晾晒,三明市老旧小区改造“五有”工作机制(“五有”:意见反馈有渠道、加装电梯有统筹、质量安全有管控、改造成效有考核、长效管理有探索)也获得了广泛认可。

目前,全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82个,涉及改造户数38207户、楼栋数3732栋、改造面积492.11万平方米、小区个数246个,计划总投资6.51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69个(含已完工项目5个),占比84.1%,累计完成投资2.78亿元。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登达 通讯员 廖育申 文/图 编辑 罗超旻)

新媒体编辑:黄璐昀

郑重声明:如果你喜欢本资讯,请关注我们的网站www.jrsmw.com

上一篇:三明:“生活重建”训练营开营,组建脊髓损伤者的希望之家

下一篇:在三明生活必须知道的50件事,实用指数爆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