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价值街区描绘了一幅共同繁荣美丽的新生态画卷
行驶在水镜路上,我看到两边的车辆停放有序;在社区里,原本由部分居民占用的公共区域从菜地变成了社区活动场……近日,在嘉兴争创全国文明模范城市的大背景下,南湖区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在党建引领下,紧锣密鼓地开展生态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朝着打造“宜居宜业之地”、打造高颜值街景的发展目标迈进。
治水治气要坚决执行。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南湖新区(东栅街道)一直注重“水利+民生+生态”的融合发展。围绕凌公塘、九曲里港、合作桥港等辖区河流,结合不同功能区块,街道生态办采取科学方案、精准施策,实现水环境长效治理。
随着各项水质改善工程的全面完工,南湖新区(东栅街道)的河道面貌让周边居民眼前一亮。
长约1200米的夏家埭港整治工程已全面完工。改造后阳台废水通过管道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同时通过填充材料、安装曝气装置、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对水质进行处理和净化。在清理了位于南湖基金镇的合作桥港河道中的悬浮藻类后,对沉水植物和曝气系统进行了修复和维护,重建了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合作桥港水生生态系统。今年规划的李家港河道提升工程也已进入施工招标阶段。
大气治理方面,南湖新区(东栅街道)严格餐饮店审批申请。今年,辖区内11家油烟监测设备不完善的餐饮店被“挡在门外”,餐饮服务单位台账建立和使用率目前基本达到100%。同时,为完善餐饮业长效监管机制,南湖新区(东栅街道)生态办联合执法中队、市场监管、社区干部开展油烟专项整治,对水镜路、景宜路、双溪路、格林镇等重点区域的餐饮店铺进行夜查,对油烟清理不及时、台账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督促整改。
以科技手段推动多党执政
公园作为市容“哨兵”,文明“喊话”养犬,执法人员收到反馈画面,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处置...这是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借助“电子执法”等高科技手段推进市容管理的真实场景。
为落实在建工地“七个百分之百”,南湖新区(东栅街道)执法大队开展不定期跟踪检查,重拳整治工地不规范行为。
对于固废垃圾,街道按照“四查四改”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卫生问题排查,以网格为单位。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录入嘉兴“三大十招”智慧平台。去年2月至今,平台记录问题8375个,整改率达到100%;在重点企业危险废物闭环管理的基础上,将辖区产废企业纳入嘉兴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信息监控平台。
南湖新区(东栅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环保管家”专业队伍,与相关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对辖区内所有沿街及汽配城内的汽修店进行监管整改。通过上下联动,重点调查固体废物收集、分类贮存、转移处置、固体废物堆场是否规范。今年以来,共检查了64家汽车修理企业,通过现场指导,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指导意见,逐步摸索出一套固体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
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建设干净美好的家园。南湖新区(东栅街道)依托“低零碳”试点建设,加强露莉未来社区低碳示范试点和污水直排零排放标杆街道的示范创建,系统完善设施“漏洞”和管理措施“缺口”,顺利实现试点和示范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