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网

欢迎访问 今日三明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执法“亮剑”,守护衡水的碧水蓝天

2022-09-25 15:52分类: 生态 阅读:

 

从市区到乡村,从黎明到深夜,衡水随处都有环境综合执法支队队员们忙碌、奋斗的身影,面对环境违法,他们执法“亮剑”,毫不手软。正是他们铁腕执法显担当、柔情为民暖护航的执法行为,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执法之路,为衡水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保驾护航,实现了企业从不敢污、不能污到不想污的巨大转变。



2018年—2021年,衡水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衡水市执法支队荣膺生态环境部2021年度监督帮扶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第八届河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十佳集体等荣誉称号。



聚焦核心任务 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执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铁齿钢牙”,衡水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依法从严查处,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近年来,衡水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牢牢守住生态底线,运用环境执法监督的“利剑”,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和高压态势。聚焦大气、水、土、危废等环境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执法检查、散煤复燃监督检查、异味污染排查、白洋淀流域、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涉铊企业专项排查等系列专项行动。2017年-2021年全市办理处罚案件1万余件,处罚金额4亿余元,行政拘留185人,对环境违法行为形成严厉打击和有力震慑。



优化执法方式 全面提升科技执法效能



近几年,衡水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转变执法方式,由原来的“大兵团作战”“人海战术”向“精兵作战,重点突破”“科技执法,加强分析”“深挖细查,以点带面”转变。大力推进“执法+服务”的执法理念,做好企业的服务员、指导员和督导员,让企业感受到环保部门的温暖。创新开展“模拟执法示范化、治理流程标准化、环境教育法治化”工作,助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尤其是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实施“零罚款”和“三个禁用”管控措施,审慎实施行政处罚,给予企业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通过柔性执法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针对发现的环境问题,下达提醒告知书590份,整改核查书590份,全市办理免于处罚案件345件,免处罚金额2093.3万元,惠及企业300余家,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衡水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深入贯彻落实省厅“352”非现场监管执法改革思路,以建设“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监管执法模式为目标,依托衡水市生态环境指挥中心,构建了以分表计电、在线监控、远程执法、生态环境区块链固证平台为主的非现场执法监管网络,实现电子数据司法“可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全市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大幅提升。



创新体制机制 打造素质过硬执法队伍



近年来,衡水市协同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与环保垂直管理改革,重塑生态环境执法新体制,组建衡水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整合全市精干执法力量,建立了由294人组成的执法人员库,再造执法流程,切实巩固和提升基层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履职能力,扎实筑牢环环相扣、层层负责的环境保护防线。



针对重点环境突出问题、重点领域,采取混合编组、精准执法、异地执法、交叉互查的形式开展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有效减少环境违法问题,推动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市县两级共创省级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示范单位,开展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装备现代化建设,推动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管理制度化建设,强化执法信息化建设,不断严格执法责任、完善执法机制,全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尤其是2022年7月14日举行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暨生态环境辅助执法队伍制式服装着装仪式,标志着衡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郑重声明:如果你喜欢本资讯,请关注我们的网站www.jrsmw.com

上一篇:部分游客驾车碾压鄱阳湖湿地,江西生态环境厅组成联合调查组

下一篇:山东东营:黄河口到处都是生态鸟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