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三明:“志”在奉献“愿”付行动
原标题:志愿服务|三明:志在奉献 愿付行动
第2749来啦!
今天推荐的是文明三明微信公众号
《【志愿服务】志在奉献 愿付行动》
来三明出差两天,这里蓝天、绿树和志愿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8月9日,在三明饭店前,来自山东的肖先生脱口而出。
如肖先生所言,三明不仅有澄澈的碧空蓝,和谐的生态绿,更有流动的志愿红。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遍布三明城乡,他们用行动传递真情,用付出谱写文明,用奉献书写大爱,用双手传播正能量,为城市增添温暖和色彩。
志愿服务驿站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市民 (资料图 记者周志鸿 摄)
近年来,三明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倡导和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志愿服务之光更加闪耀。
近年来,三明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倡导和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志愿服务之光更加闪耀。
01
壮大队伍
暖心服务有魅力
大爷,现在是绿灯,您可以通行了。8月8日清晨,在东新二路红绿灯处,身穿红马甲、手持小红旗的志愿者小林恳切地向行人说道。
在三明,像小林这样的志愿者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活跃在大街小巷,服务于各个领域。
在路口,他们举着小红旗,劝导不文明行为,配合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在社区,他们清广告、捡烟头、打扫卫生;在广场,他们不畏严寒酷暑,派发宣传单页,宣讲文明知识;在医院,他们热情地为患者提供引导、排忧解难;在农村,他们助困解难、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涵。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志愿服务成为一座城市的自觉行动,真善美的生活理念就会在这座城市深深扎根。
近年来,三明市大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为人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吸引和感召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让文明志愿之花在三明处处绽放。
当志愿者、做公益比在家看电视、刷抖音、玩手机意义大得多。希望更多人一起加入志愿者团队中来!三元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联谊会会长邱菊珍在分享当志愿者心得时如是说。
志愿者因志而行,因愿而动。近年来,三明市通过多渠道、广角度、大规模发展志愿者队伍,同时以点带面,把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传播开来。
风吹花开蝶自来。长期以来,三明市志愿服务从一抹红到一片红,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星分散到成规模有组织的喜人变化。
目前,三明全市共有6937个志愿服务团体,实名注册志愿者36.5万名,志愿服务累计总时长117.8万小时,加上数量庞大的未注册志愿者,志愿红缀满三明大地。
02
常态开展
精准服务有温度
情暖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困难家庭……在三明,陈金刚学雷锋小组、残联盲协志愿服务队、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服务队、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联谊会等志愿服务组织敲开困难群众的心门,针对急难愁盼开展精准志愿服务,让每一名身处困境的群众真正感受志愿服务的温暖。
有呼必应、有难必帮,这是三元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联谊会所有成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联谊会长年服务社区独居孤寡老人、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等,让有温度的志愿服务惠及辖区每一个有需要的人。
群众的呼声,就是志愿行动的指南。近年来,三明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把精准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作为中心、所、站建设的首要课题,努力实践群众点单、制单、派单、接单、评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工作法,积极搭建互帮互助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工作思路,通过送帮问等多种形式,探索更加接地气的志愿服务新模式,使志愿服务精准化、规范化、多样化。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行动不便,你们特意上门来给我认证,真是麻烦你们了!家住三元区东霞社区的郑秀文老人,前不久与社区志愿者接上了头,由社区志愿者上门对她进行养老保险认证,解决了老人的烦恼。
我想要一个新书包我想要一套作文书我想配一副新眼镜……在建宁县幸福起航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微心愿墙上,写着许多留守儿童的心愿。志愿者看到这些心愿后纷纷认领,帮助孩子们完成微心愿。近年来,三明市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协会、网络志愿平台、社区公益联盟的辐射带动作用,真正破解供和需脱节问题,使志愿服务精准把脉药到病除。同时,不断拓宽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路径,让志愿服务延伸到文明创建、扶危济困、法律援助等众多领域。此外,积极打造志愿三明信息平台和三元邻里e家平台,聚焦一老一少,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5万次,惠及群众5万人次,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传递社会正能量。
03
健全机制
品牌服务有样板
我从事公益事业几十年了。三明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志愿者十分重视,我们做起公益事业特别有干劲。三明市心理健康协会会长李国勇微笑着说。志愿者是城市文明的宣传员和推动者,但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一次的热情、一时的热闹,没有社会化的组织,没有专业化的服务,没有精细化的管理,没有常态化的资源,志愿服务工作就不能持之以恒。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志愿服务队伍,我们不断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更好地发挥品牌作用。三明市委文明办负责人说。
为切实保障志愿者权益,褒奖优秀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三明市不断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激发志愿服务组织活力。通过志愿者星级评定、宣传推广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让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焕发出强大力量。去年,三明市将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纳入市民文明积分,市民文明积分平台建成后,有118.9万名市民参与其中,累计文明贷授信额度1272户1.58亿元。
爱需要传递,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获得快乐。这种精神上的愉悦激发我更加用心做好志愿服务!陈金刚学雷锋小组组长深有感触地说。
陈金刚学雷锋小组成立51年来,志愿者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持续闪光,成为三明响当当的品牌。
近年来,三明市依托志愿三明信息平台,实施互联网+管理模式,方便、快捷、创新的志愿服务模式潜移默化地调动志愿者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铸就近邻·爱心敲敲门慈善厨房擂茶+传承朱子文化居敬故里·孝道文化传等志愿服务品牌。去年,三明市有18个志愿服务项目在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奖,其中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6个、优秀奖10个。在去年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最美先进典型活动上,三明市有8人分别荣获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和最美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所,还有4名志愿者被认定为福建省五星级志愿者。
如今,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经成为三明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传递着爱与暖,散发着光与热,不仅让城市变得更有温度,更成为新时代三明人追求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编辑:蔡丽洁
编审:兰楚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