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网

欢迎访问 今日三明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人行道畅 ——城市空间的人车和谐话题

2022-11-07 13:29分类: 文明 阅读:

 

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供行人通行的空间。人行道也是绿化与公共、市政、交通设施等的布置场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机动车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虽然车行道路在不断扩展,但是市区各类公共停车泊位已跟不上机动车的增加速度。当路面停车不能满足机动车驾驶者停车需求时,人行道就成了新开辟的“停车空间”。在一些地方,人行道被侵占严重,出行的便利与安全受到威胁,影响着市民的步行。记者近日就此作了观察。

■ 广义人行道

城市人行道从宏观来讲是指城市中专供行人通行的道路,包括步行街、游步道、园路等。微观上特指城市中马路两侧或者一侧用路缘石或护栏等设施分隔出来,专供人们步行的道路。在城市里人行道是非常普遍的,一般街道旁均有人行道。

有些地方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隔着草地或者树木。不少国家的法规要求,人行道上须移除所有不便利残疾人使用的设施,因此,有的在过马路的地方,人行道专门降低到与马路同一水平,以便轮椅更好地通过。

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功能已不再单纯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它在城市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景观的营造、公共空间的利用、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庞贝古城就有了人行与马车分离的街道雏形。庞贝古城的一些街道上,人与马车在一起混行,往往造成交通堵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人行道加高,使人行道与车行道分开。然后又在适当的地段,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跳石,以此来作为行人通过车行道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跳石穿过马路,而跳石之间的距离,可以让马车的两个轮子安全顺利地通过。路缘石高达 0.4米~0.6米,在街口还特别布置“汀步”人行道,“汀步”标高与人行道齐平,形成了最早有组织的人行过街横道。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生活的改善,私家车成为千家万户的出行工具。目前,三明市区机动车保有量猛增到9万余辆,然而市区各类停车泊位仅2.4万个,供需不平衡导致停车难显现,人行道违停管理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部分人行道被占用

市区的山水御园小区往城东方向人行道路段,人行道两旁商铺林立,以汽修洗车、超市和餐饮等商家为主。记者注意到,在这些店铺前停放不少车辆,人行道因为车辆长时间、高频次碾压而破损,不少石材砖块被压得粉碎。

“只要一下雨,被压坏的路面就有积水,路面泥泞不堪,路过时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溅一身的泥。”家住附近的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这段路由于餐饮等商家众多,不少食客或商家就会选择在人行道上停车。“不规范停车,路面被破坏不说,更影响行人的安全。”徐女士说。“人行道是公共资源,饭店却将它视为营业场所,将餐桌摆到人行道上。”一提起楼下的饭店,居民李大伯就牢骚不断。附近的一位店主也表示,这条路的人行道停车现象较普遍,长此以往,路面的破损也就愈加严重。

人行道被占用,市民对此怎么看?记者随机作了采访,有的市民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人行道的管理力度,规范人行道的使用,还市民一个通畅安全的步行环境。

家住江滨路附近小区的程女士说:“楼下电动车、自行车的商铺门前人行道常年被占用,十分拥挤,大家出行很不方便。”

记者发现,一些老旧的人行道因为走的人不多,关注度低,缺乏维护而变得愈发不适宜人们行走。但一些人流量大的地方的人行道,会因为过度使用而受到损耗,变得破旧。不管是哪种情况,人行道违停都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和不必要的路障,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动静态交通的平衡。

■ 人行道整治行动

人行道的颜值关乎着城市的整体形象。为了加大人行道维护保养力度,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市城管局以文明创建工作为抓手,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取缔主次干道店外摊、流动摊,整治占道收购废品、修车、洗车、售车等违规作业现象。今年6月份以来,共劝导店外经营2600余起、流动摊2800余起,其中校园周边处置流动摊362起,劝导纠正二手车占道100余起,处置摩托车销售店占道经营150余起;整治大排档、烧烤摊、流动小吃小食摊点590余摊次;处置市场外溢326起,占道经营240余起。这些举措大大减少了人行道随意被占用的问题。

市城管局针对人行道老旧破损部分进行了修补,共维修人行道3400平方米,进一步提升城市辖区道路品质,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步行环境。“如今没有坑坑洼洼的道路,不管是步行还是骑行也更方便顺畅,心情变敞亮了!”家住市区东新五路小区的陈先生说。

记者 吴佳霖 通讯员 林尚庆 文/图

郑重声明:如果你喜欢本资讯,请关注我们的网站www.jrsmw.com

上一篇:风俗里话文明

下一篇:一举多得 廖老师拾金不昧记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